当前位置:首页 > 公司 > 生产

生产实习报告

时间:2025-05-01 13:42:10
关于生产实习报告范文汇编七篇

关于生产实习报告范文汇编七篇

在当下社会,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报告成为了一种新兴产业。你所见过的报告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生产实习报告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生产实习报告 篇1

一 学习内容

(1) 3G网络结构及原理

老师讲了3G各协议的标准与特点,着重介绍了由大唐主导提出的TD-SCDMA。老师将TD-SCDMA拆字讲解,便于我们理解。TD:即TDD,时分双工,表明系统无需对称上下行频段,可灵活调整上下行时隙节点,便于提供非对称业务;S:即同步(synchronous),也可表示智能天线(smart antenna); CDMA:包括了扩频调制和码分复用。TD-SCDMA技术优势在于频谱利用率高、支持非对称业务、具有同径覆盖效应、呼吸效应不明显等特点,便于使用先进技术(如智能天线、联合检测等技术)。TD-SCDMA网格结构及无线接口主要分为三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包括MAC层、RLC层、BMC层、PDCP层)、网络层(包括RRC层等子层)。老师还介绍了TD-SCDMA信令流程、信道编码与复用(CRC校验、交织、速率匹配、扩频与调制)、随机接入、MOC流程、接力交换技术等内容。老师还简要地介绍了LTE的内容。LTE系统引入了OFDM和多天线MIMO、干扰协调等关键技术,显著增加了频谱效率和数据传输速率,支持多种带宽分配,频谱分配更加灵活,系统容量和覆盖显著提升。LTE无线网络架构更加扁平化,减小了系统时延,降低了建网成本和维护成本。

(2) 网络优化

网优是“无线网络优化”的简称,指通信网络建成之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优化(包括软件、硬件、配置等)。无线网络优化是通过对现已运行的网络进行话务数据分析、现场测试数据采集、参数分析、硬件检查等手段,找出影响网络质量的原因,并且通过参数的修改、网络结构的调整、设备配置的调整和采取某些技术手段(采用MRP的规划办法等),确保系统高质量的运行,使现有网络资源获得最佳效益,以最经济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在无线网络优化过程中,经常需要调节基站小区覆盖范围,以调整服务小区,减轻忙小区话务负荷,消除同频干扰。为此可通过调整小区定向天线的方向角、俯仰角、升降天线高度,调整天线方向角、俯仰角、升降天线高度的方法不需专用投资,且具有快捷和网络参数改变小等优点,是优化网络中常用的手段。无线部分具有诸多不确定因素,它对无线网络的影响很大,其性能优劣常常成为决定移动通信网好坏的决定性因素。当然,无线网络规划阶段考虑不到的问题如无线电波传播的不确定性(障碍物的阻碍等)、基础设施(新商业区、街道、城区的重新安排)变化、取决于地点和时间的话务负荷(如运动场)、话务要求、用户对服务质量的要求的增加,都涉及到网络优化工作。

(3) 天馈线调整

天馈线调整,在无线网络优化过程中,经常需要调节基站小区覆盖范围,以调整服务小区,减轻忙小区话务负荷,消除同频干扰。为此可通过调整小区定向天线的方向角、俯仰角、升降天线高度,调整天线方向角、俯仰角、升降天线高度的方法不需专用投资,且具有快捷和网络参数改变小等优点,是优化网络中常用的手段。

二 收获和总结

在实习的十几天天,虽然短暂,但是学习与实践了很多平时课堂上很难了解与接触的知识,主要学习的有关于当前3G、4G的发展状况及其网络结构、高新技术产品开发管理流程以及生产线上的步骤。

我们平时在学校学习基础知识,在老师的实验室里做科研,很难直接接触到现今行业的发展方向、把握住时代的机遇,尤其是关注到政府的导向和市场的需求。在企业中实习给了我们很好的机会了解这个行业,了解到各种部门、工作的区别,能更好地指导我们选择自己适合的方向和职业,对我们未来的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实习结束了,通过十几天的实习,学到了很多以前从未涉足的事物,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从无知到认知,到深入了解,渐渐的喜欢上这个全新的专业,深刻的体会到学习的过程是最美的,在整个实习过程中,每天都有很多的新的体会,新的相反,想说的很多,总结下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知识是不断更新的,在当下应该与时俱进,要不断熟练已掌握的知识外,还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多看相关文献,起初可能看着有些吃力,但我相信在对工作不断熟悉以后自然会懂一些,并运用到工作中去;2.虚心求教。在认识实习过程中,碰到很多问题,很多新的术语,有的是懂得的,也有很多是不懂的,不懂的东西要虚心向老师或同学请教,当别人传授知识的时候,应该虚心的接受,不要认为自己懂得一点鸡毛蒜皮就飘飘然;3.不断坚持。以后毕业不管进入哪家公司,一开始都不会立刻给工作做,一般都是先培训,时间短的要几天,时间长的要几周,在这段时间里很多人会觉得很无聊,没事可做,便产生离开的想法,在这个时候一定要坚持,轻易放弃只会让自己后悔。

这次参观实习和认知实习已经顺利完成,收获很多,我认识到作为一名通信的学生要脚踏实地、认真努力,把专业知识学好,打好基础,为以后的学习工作做准备。感谢老师们的细心指导,在认识实习过程中学会了很多东西,学会了把理论与实际操作更好的联系起来,我相信这些东西都会对以后的实习和学习工作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此次实习我决心加大对自己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使自己创新和创业能力方面得到提高。

三 展望

通过这次的实习,我相信日后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并尽量应用到实践中去,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相信我们会变得更强。在我国,老牌的IT厂商联想提供了大量的网络服务,有“巨大中华”之称的通信产业四大企业业绩也非常惊人,其良好的发展前景、宽松的发展环境、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已成为毕业生们择业的首选。经过三年通信工程专业的学习,我们步入了大四,一部分人将步入社会,而更多的人要进入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实验室继续深造学习。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我们学以致用,让我们回顾、总结、提炼三年来所学的知识,结合当今行业发展方向,真正把这些知识铭记在脑海里。我们在为前辈们取得的成就而骄傲时,更应该想到中国通信业的未来其实正扛在我们肩膀上。

生产实习报告 篇2

学院:应用技术学院

专业:工程管理 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

实习日期:

生产实习报告

实习目的

开学之际,学校安排了为期一个月的生产实习。这次实习是我们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中一项重要的实践性环节。它是在学生学完基础课程后,在学习专业方向课程前,去有关企业进行验证、充实、巩固、提高的过程。这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使我们在实习过程中总结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提高我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及处理问题和独立工作的能力,拓宽知识面,加强对工程施工技术的实践训练,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激发我们的 ……此处隐藏8785个字……播种。播种期实际确定在3月20日到3月23日。播种前浇透底水,是10cm以上的厢面土壤湿透,充分吸收水分,达到厢面可见积水,厢边有水溢出为止。待床土浇足水分后,再用“敌克松”粉剂2.5g/m,兑成1000倍液喷或泼施予厢面上,或者用“施保克”、“甲路宁”,杀灭土壤病菌。注意要根据厢数和播种量计算,分厢确定播种量。播种后盖上0.5~1.0cm厚的过筛细床上,并喷清水使盖种土充分湿透。

在苗床管理方面,重点注意以下5个时期:a 出苗期,保湿保温,控制膜内温度不超过35℃;b 立针现青期,开始揭膜炼苗,1叶1心时,大中苗2用“多效唑”喷苗控长;c 二叶期,通风炼苗,促进根系生长;d 三叶期,适时揭膜换气,炼苗控高,追肥促蘖;e 四至九叶期,注意防治秧苗各种病虫害2~3次,施用追肥2~3次。

②机插秧旱育技术其主要技术流程为“精做秧床→配制营养土→铺放衬垫物→铺平底土→均匀播种→覆土→覆盖地膜→苗期管理→起秧移栽”。其技术要领为:按照秧本比1:80~100准备秧田,秧床宽1.4米,沟宽0.4米,沟深0.15米。每亩本田秧苗需70公斤营养土(供约25个秧盘使用)。提前取肥沃菜园土或疏松稻田土浇入人蓄粪尿,并加过磷酸钙1公斤堆沤,然后风干打碎过筛。采用软盘育秧,横排两行软盘,盘与盘的飞边重叠排放,盘底与床面紧贴,确保秧盘不变形,不翘边角,在衬垫物上铺平底土,厚度为1.8~2cm(约2.5公斤营养土),铺好后,用木条刮平,铺土后用洒水壶浇湿底土。每个秧盘(58cm×28cm)播种60~80克,播种时要按床或秧盘面积称种,做到细播,匀播,分次播。以已经备好的未加状秧剂的营养土覆盖种子,盖土厚度以不见中种子为宜。竹片起拱,竹弓间距100cm,弓高40—45cm,盖膜。播种到出土前,一般不灌水,播种到两叶前,膜内温度控制在25℃以内,温度过高,应通风降温;两叶期开始看天气通风炼苗,在3叶期左右彻底揭膜;出苗后,视旱情洒清(粪)水。为防止立枯病的发生和蔓延,在两叶期钱喷药1—次,移栽时尽量减少秧块搬动次数,做到边起边运边移栽,保证不变形、不断裂和不伤苗。

2、参观水稻机械化栽插大田、高产示范田

机插秧群体起点低,栽插适宜基本苗的情况下,应当适当降低栽插穴数,以保证群体优化。插秧机行距固定为30cm,通过调节穴距,一般亩穴数为1.4万-1.9万。在我省条件下,一低密度1.45万更加有利。同时要提高栽插的均匀度,减少漏插率。漏插率与秧块质量、成苗的多寡、抓秧量、插秧机性能、机手操作熟练程度诸多因素有关。

机插水稻的大田整地质量要做到田平、泥软、肥匀。机插秧移栽的时候,秧苗小,大田平整度要求不高。通过旋耕机、水田驱动耙等耕整机械将田块进行平整,达到田面平整,全田高低不超过3cm,田面“整洁”,无杂草杂物。

机插秧由于受到育秧质量、机械和整天质量等因素的影响。会存在一定空穴。因此要留有部分秧苗,机插后及时进行人工补缺,以减少空穴率和提高均匀度,确保基本苗数。机插时水层深度为1-3cm,有利于清洗秧爪,不漂不倒不空插,具有防高温、蒸苗的效果。机插秧苗小,以浅水湿润灌溉为主以利返青成活。

3、参观汀沙工厂化育苗基地

水稻机插栽培技术是一项集农机 、农艺相结合的机械化高产栽培模式,而育秧是机插水稻高产栽培体系中的关键环节。在自然条件育秧下,雨水、病虫危害等容易影响秧苗质量、秧板质量、栽插质量 ,从而影响机插秧的推广与应用。工厂化育秧能较好地规避不利条件,提高播种质量、秧苗出苗率和秧苗素质现已成为发展机插秧的有效手段。

基本流程:

①种子处理:主要包括脱芒、晒种、选种、浸种、消毒等前期处理。脱芒的目的是把芒和小枝通过机械和人工脱掉,以保证播种机播种均匀,并达到苗盘基本粒数。

②控温催芽:主要设备有破胸催芽器和脱水机。破胸催芽器是用于水稻种子的消毒、浸泡及破胸催芽作业的机器,是水稻工厂化育秧不可缺少的设备,一般由盛种装置、自动循环水系统和自动控温系统三大部分组成。也可用传统方式浸种,利用温室控温催芽。脱水机的功能是通过筛筒转动去掉稻种之间的水分和表面水分,使稻种达到外干内温程度,保证播种均匀度。

③联合播种作业:包含播土、播种、覆土、淋水作业,所用设备为联合播种机。播种作业是水稻工厂化育秧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包括水平传送秧盘、铺撒床土、刷平床土、喷水、播种、覆土、刮土等流水线作业,水稻育秧穴盘播种是工化育秧的核心设备。

④温室控温催根立苗:该环节是将已经播种覆土后的苗盘在秧架上叠放后,在温室30℃的蒸汽恒温条件下,经过48h,使盘内种子长出10~15mm白色嫩芽。采用加温加热装置和温控器是工厂化育秧不可缺少的设备。

⑤炼苗管理:简易工厂化育秧盘采用田间小棚炼苗(大棚炼苗耗费高昂、管理难度大),一般经过6~8d后即可揭膜露绿。期间须加强发芽出苗的观察与管理,营造秧苗生长的良好环境,控制好温度和水分,并适时催化炼苗,使培育的秧苗整齐健壮,为大田栽植提供素质优良的合格秧苗。

技术特点:

①由于能在室内控制育苗前期的环境条件,为秧苗生长创造适宜的人工环境。提早播种育秧,使水稻生长积温能有效增多,培育的秧苗素质好,同时也有利于水稻生长过程中的抵御自然灾害,特别对减轻低温冷气作用显著。

②工厂化育秧和大田栽插的配比关系可达1:40,育秧占地面积小,节约秧田,与育秧技术配套应用。播种精选加工处理和稻种人控温破胸催芽等技术,种子用量减少,比常规育秧省种、省秧田、省工。据统计,采用工厂化育秧每hm;大田可节省稻种0.25kg,节省劳动力2人,平均增产25kg,增收节支效果明显。

③按工厂化育秧的一条流水线及配套设施约投资8万元,一般5年左右可收回投资,关键是提高效率以及利用率。

七、实习感悟

经过一天的郫县之行,首先感谢老师们为我们争取到这次机会,也谢谢任老师、孔老师以及几位师兄师姐认真的讲解。我获得的感悟颇丰,但是心里最想对老师表达的是,我很希望在大二甚至是大一的时候就能有这种对现代农业最直观的接触,如果更早的接触,我想更多的同学会对农业更感兴趣,更加相信农业大有可为,也会对教材书本里的基础知识学习地更加认真,因为大家会对未来的就业更有信心。

本次实习,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水稻工厂化育秧基地还有郫县韭黄生产合作社。水稻工厂化育秧基地代表的是现代化的农业公司,我相信我们农学专业的同学,以后会有一大部分要投身类似的现代化农业机构,我们会为这些农业公司奉献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同时成就自己的价值。

韭黄生产合作社为我们揭示的是:“未来谁来耕地”的问题,将农业以类似工厂的方式重组,将会吸引大批失地农民和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就业,既创造了大批的就业岗位,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也大幅提升了农产品的竞争力,使得优秀的地标农产品有了走出国门的可能性。同时,我相信:正如合作社经理所说,这正是大学生创业的的好途径,在大有可为的农业领域,从事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这难道不是一件值得大家付出努力的好方向吗?

《关于生产实习报告范文汇编七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