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参观实习报告集锦9篇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报告成为了一种新兴产业。一听到写报告马上头昏脑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学参观实习报告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学参观实习报告 篇11.实习性质、目的
现场实习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集中性必修实践环节,要求学生在完成基础课和部分技术基础课学习之后,通过参观生产企业、听取学术讲座和观看教学录像片,结合工程实际问题,进一步了解各种主要电气设备的基本结构和基本作用、电能的生产和输配电方式、电气设备的控制与检测方法,为今后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现场实习,让学生学习工厂工作人员的优良品质和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初步了解与电气工程领域的相关仪器、仪表和设备,熟悉企业的生产、运行和管理等情况,培养学生了解专业、热爱专业、勤奋学习、树立为我国电气工程发展作贡献的思想品质和业务素质。
2.实习的内容和方法
1)学习和了解主要电气设备(含建筑电气设备)的种类、名称、结构、作用和主要参数;
2)学习和了解变电站主要控制室和开关站的作用和布置方式,电气主接线的类型;
3)学习和了解发电厂的主要设备及其参数和技术经济指标,电能的生产和输配方法;
4)学习和了解同步电机、感应电机、变压器、直流电机、断路器、隔离开关、熔断器、跌落式保险器、电容补偿器等电气设备的作用、主要参数、制造材料和制造方法;
5)学习和了解计算机控制、PLC、电力电子等技术在电气行业中的应用。
3.实习内容
3.1重庆电机厂
3.1.1公司简介:
重庆电机厂又名重庆赛力盟电机有限公司,是由重庆机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重庆电机厂与其他非国有出资人按照现代企业制度于20xx年1月18日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是专业研发、生产和销售各型交流异步电动机、交流同步电动机、直流电动机、汽车电机、轨道牵引电机、水轮发电机及发电机组和其它特殊电机的企业。
3.1.2参观过程:
与其他工业制造厂一样,重庆电机厂座落在空旷的郊区。但在工厂的大门前我们并没有听到什么噪声。进入工厂大门后,我们被分成了三组,由几位工作人员带领我们到工厂的各个车间进行参观实习。我们组的“领队”很是热情,每走到一个地方,他都会停下来为我们耐心地讲解电机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加工方法。由于没有学过相关的课程,我也只是听了个大概,但一个个车间参观下来,电机制造的大致流程在我的脑海里逐渐清晰起来:
首先是机座和转轴的制造,先通过铸造的方式塑造成型,然后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打磨和精加工(这部分的自动化程度已经相当高了,工人们只需要对机器进行简单的操作即可完成,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加工精度)。接下来在机座和转轴上嵌套压制好的硅钢片和经过绝缘处理的线圈。其中硅钢片是公司自己进行加工的,那个车间异常地吵,机器轰鸣,工人们都需要戴上耳塞进行防护。相比之下,线圈装配的车间就安静多了。令人惊异的是,有些较大的线圈在嵌套时并不是把线圈完整地塞进去,而是一小段一小段地嵌套,最后才将裸露的线头用铜银焊焊接起来。这样做可能是因为大型线圈中铜片不易弯折吧。
最后就是总装了。有些大型电机还要加上散热风箱,听领队说,电机功率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散热能力限制的,所以有些大电机的散热风风箱几乎跟电机主体一样大了。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们就看到了这样一台装配好的电机。虽然电机是风冷散热的,但为了防水防尘,整个电机主体对于外界居然是密封的。电机运行时产生的热量通过传导的方式传递给镂空的散热风箱,风箱有许多贯通的圆柱形窟窿,其中一头安装有鼓风机将电机传上来的热量通过窟窿里的空气流动传递出去。
3.1.3参观感想:
在参观的间隙,我们顺便了解了一下电气专业在电机行业的就业问题。据领队介绍,在电机设计的过程中,只懂电磁或者只懂机械都是不行的,因为工业制造都是一个妥协的过程(当然乔布斯这种算是特例)。这不就是复合型人才嘛。这次实习不仅让我直观地了解到了电动机、发动机的设计制造过程,还让我感受到了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可谓是收益匪浅。
3.2鸿恩寺变电站
3.2.1电站简介:
鸿恩寺变电站位于重庆市江北区鸿恩寺公园附近,是一座220千伏GIS智能变电站。这座变电站竣工于20xx年6月29日,投运2台主变压器容量分别为18万千伏安的有载调压变压器,有220千伏、110千伏、10千伏三个电压等级。
3.2.2参观过程:
鸿恩寺变电站非常年轻,准确说来,在我们参观的时候它并没有真正投运(大概是需要进一步装修的缘故吧),但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得以进入变电站的各个控制室、操作室内部,近距离地观察了变电站的运行。
整个参观过程包括开关室,主变压器、断路器和调度室。开关室的电压等级是10kv的,在遇到问题需要停电检修时,运行人员需要到开关室通过手动的方式切断电源,从而保护检修人员的安全。在开关室中停放着一排排整齐的开关柜,其中一个小车状的东西格外引人注目。接待我们的工作人员介绍说,这就是检修人员的最后一道防线——隔离刀闸。当检修人员进行操作时,为了防止电路被切断后仍可能发生的来电,必须用这个隔离刀闸把可能的来电侧接地,保证自身的安全。
参观完了开关室,我们又来到了2号主变压器。一进门,一个庞然大物跃然入目,几乎把两层楼高的停放间整个占据了。工作人员介绍说,变压器内部注满了油,其中一个目的就是隔绝空气,但为了防止变压器油热胀冷缩对变压器造成破坏,设计师们特意设计了一个“呼吸器”,通过液封的方法既隔离了空气,又起到了调节压强的作用。呼吸器中装有颗粒状的指示剂,主要功能是吸收扩散进来的空气分子和显示空气渗入的程度。当指示剂变蓝色的时候,就说明空气渗入得太多,需要及时更换了。在变压器停放室的隔壁是一个通风良好的大厅,厅中放置着很多栅状的钢板,钢板很薄,板与板之间都有一定的缝隙。工作人员介绍说,这就是隔壁变压器的散热器,变压器产生的热量通过变压器的油循环被送到这里,然后通过这些钢板耗散出去。原理和在重庆电机厂看到的大型电机一样。
参观的最后,我们来到了调度室。这个调度室里主要停放着保护压板和控制整个变电站的几台电脑。在电脑屏幕上,我们参观过的那些庞然大物都变成了一个个小小的符号,而且通过鼠标就可以轻松地进行控制。
3.2.3参观感受:
这次参观的变电站智能化程度非常高,投入运行后居然是无人值守的。所有日常运行都可以通过远程调度来控制,这就是所谓的智能电网的发展吧。变电站工作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他们的工作风格相对严谨和保守,以不出事故为目标,严格遵守已经体系化的各种操作规范。
3.3华能珞璜电厂
……此处隐藏11653个字……这让我们了解到现代电厂的工作也是人性化的,也让我们对自己将来的工作有了更多的期待。
四、电厂运行流程
之所以要把这部分拿出来单独报告,是因为上午下午主要参观实习的内容就是参观电厂工作流程,而两个电厂的机组虽然有一定的差别但是大致相同。所以我认为总结的谈谈我们认识到的电厂运行流程。
大学参观实习报告 篇9作为一名刚接触专业知识的我,对于这个专业并不十分了解,现在终于有机会可以对这个专业有个较全面的认识,我感到十分开心。经过一个多月的实习,我们参观了施工现场、学校、xx国际机场和上了安全教育课,看了广州塔的建成过程及建筑的相关视频,通过旁站、近距离的看施工过程,学到了很多很适用的具体的施工知识,这些知识往往是我在学校很少接触、很少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和基础的知识。通过参观学习使我对建筑施工和结构有了初步认识,这对我将来的学习和实践起了引导的作用。
我从安全教育、参观施工现场、看视频和参观已建好的学校、机场四方面谈谈我的体会和反思,对自己一个多月的实习进行必要的总结。
一、安全教育
在参加工地之前需要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
由于建筑行业是第二危险行业,每年都会因施工安全这方面做不好,导致人员伤亡、重伤,因此安全教育不容忽视。所以每次在建筑工地上都能看到“不戴安全帽不准进入施工现场”、“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等标语,由此可以看出在建筑施工当中首先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安全问题。过去由于企业不重视民工安全造成了很多工伤和死亡事故,这些事故给工人和企业带来了很大伤害!同时,为了确保施工能顺利进行和施工的安全,工地是要用砖墙围护起来的,只有施工的各种车辆和内部人员才可以出入,我们去工地参观也要经过他们的批准。听完后让我真正的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告诫我们在施工中不得拿生命去开玩笑,严肃对待,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可能不太在意这些事情,嘻嘻哈哈,但当我们真正进入施工现场工作中遇到时,却感受到安全是无比重要的。因此,在今后从事建筑行业的我们,应时刻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珍惜生命,也为自己的家人着想。
二、参观施工现场
我们最先参观的是施工现场,老师说工地正在做基础,我从外面望了一下也大概看出了它是筏板基础,众所周知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基础才显得如此重要。为了使建筑物安全、正常的使用而不遭到破坏,这就要求基础在荷载作用下不能产生破坏。因此,在建立基础的时候要考虑基础和地基的容许荷载、地基无滑动的危险等多方面的因素。我们戴好安全帽进入工地后,在建筑工地监理员的引导下,参观小组同监理员一起走向了正在施工建造的工地。边走边讲,监理员一面向组员们介绍施工状况一面随时回答组员们提出的问题。走走停停,一组人的足迹踏遍了建筑工地的每个角落。参观过程中让我知道了在做地下室之前必须先打桩、排水等施工工序,保证施工安全和顺利进行。
在和监理员交流的过程中,知道了看图纸的重要性。即看图就是要你了解结构的柱距、柱的尺寸;柱和梁的断面、高度和跨度;板的厚度和结构标高等。明确柱子纵向钢筋的强度等级、规格、数量,板的配筋要求,各层所用的混泥土强度等级以及要求。监理员还对我们说,图纸使用前需要进行审核,主要是为了防止一些图纸的矛盾对施工的影响。而我自己在看图纸的过程中还有很多看不懂,产生对读图困难的担忧,生怕自己刚工作时很多不会看,无法胜任这份工作。所以,在接下来的专业学习中,我会更加努力的巩固自己的专业基础知识。在参观完后我也认识到实习的重要性,学习建筑差不多一年了,在学习房屋建筑学的时候也只是通过老师的幻灯片去了解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中的环节,而这次实习提供了我们一次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机会。
记得第一天到施工现场参观的时候,也第一次目睹了工地上民工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可以说是我今后的工作环境。我很难相信他们在那样恶劣的工作环境坚持下去,甚至有些民工在那样潮湿的环境中能酣然入睡,而这些所见让我开始做好吃苦的准备。如果我们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我们很难在那种环境工作下去,而我这方面仍欠缺,就需要我现在培养这种精神,所以,我会坚持的。同时也看到了自己理论与实践的差距,有时在实习的途中与老师交流一些问题,感觉自己的知识储备离一位建筑人应有的基础相差实在太大了。在这段时间,我不仅仅学到了新奇的知识,如钢筋的绑扎,底层基础钢筋的绑扎首先要放样,每一跨度里钢筋的接头数只有25%,让我看到更多的是自身应掌握的一些常识。
三、看与建筑有关的视频
前几天通过现场参观,我们对建筑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但对施工的过程与一些细部的问题和可能发生危险的问题知道的比较少。为此,除了老师给我们看广州塔建造过程的视频外,我也专门找了一些与建筑有关的视频观看,从录像里看到了钢筋混泥土结构建筑的建造过程,也看到了比较先进的施工生产技术,如泵送混泥土的浇注方法和高效的支模技术等,这些技术在生产中的运用带来了很高的效率。我此时也感叹技术的先进带给我们的方便。
四、参观学校、机场
在参观完施工现场之后,紧接着参观已建好的建筑物——学校和xx国际机场。在参观学校的过程中,老师每走到学校的一角,就告诉我们它的做法,为什么这样做?如:踢脚是为了防止扫地时污染墙面,同时保护墙脚;台阶是为了室内和室外不同标高设置的供人们行走的阶梯;墙裙是为了保护墙体等等,而这些都是我在房屋建筑学课上都有学到。可是,在老师问我们它的名称时却说不出来,让我感到很惭愧,也反映了我的专业基础知识不牢固,需要我在今后的学习中弥补。
而参观机场的钢结构却让我体会建筑的含义更深。建筑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在科学规律与美学法则的支配下,通过对空间的限定、组织而创造的人为的社会生活环境。这给我们学建筑的人一个提醒,我们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对它进行延伸和扩展,让我们有更好的设计思路和设计出更好的建筑艺术风格。老师在每一次讲解都提到它的形状来源于何种动物的形体、这样做的好处,我越听越有兴趣想了解更多。最后,老师提到了一门听过却没有接触过的学科-——仿真学,强调仿生是设计思想和创造发明的源泉,而现在科学家对于生物学的研究也只停留在描述生物体精巧的结构和完美的功能上。工程技术人员在有意识的向生物界学习的同时,依赖他们卓越的智慧,辛辛苦苦的努力,进行着人工的发明。但由于时间关系,老师并没有深入的分析,只是让我们在大脑里有一些闪光,给我们一些启蒙。在房屋设计的过程中,结构设计只是固定架,还应模仿动物身体结构去改变建筑结构的单一组合,使建筑得到更好的体现。所谓灵感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因此,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细心地观察生活的每个事物,学会去研究它,不断从它们身上得到启示。从而丰富我们的生活经验,在今后的工作中得到很好地运用。
一个多月的实习见习生活结束了,我由刚开始的新鲜激动,到中间曾今萌发过工作后转行,再到最后的坚持,不仅考验了我的心理素质,更重要的是锻炼我坚持不懈的毅力。实习虽然结束了,但我们的学习却仍在继续!今后的学习中,我会谨记老师的教诲,不断的理解和领会书中所学到的知识,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运用自如。
文档为doc格式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