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参观类的实习报告范文集锦八篇
在当下社会,报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报告头疼,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参观类的实习报告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参观类的实习报告 篇1大二下半学期,按照学校教学要求,我们动本0923班全体在老师的带领下于1月24日对太原第一发电厂和太原第二发电厂进行参观实习。通过这次实习我们初步解太原市电力行业的历史以及现状,接触电厂生产的整个流程,认识到当今电力行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整个实习收获颇丰,现总结如下:
一、对电厂的大体认识。
我们此次参观实习的电厂均为热电厂,且两个电厂都是利用煤作为燃料生产电能,它的基本生产过程可概括为:燃料在锅炉中燃烧加热水使之成为蒸汽,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变成热能,蒸汽压力推动汽轮机旋转,热能转换成机械能,然后汽轮机带动发电机旋转,将机械能转变成电能。概括的讲,电厂就是能量转化的工厂,而具体到我们太原的一电厂与二电厂,就是将储存在煤矿中的化学能转换为电能与热能的工厂。
二、国电太原第一热电厂。
在上午的行程中,我们坐车去位于晋祠路上的太原第一热电厂。到达电厂之后我们并没有被安排立刻开始参观整个厂房,而是由老师带队到电厂的办公楼去听电厂的师傅给我们先进行理论上的讲解。
这期间我们解到许多关于一电厂的历史与发展轨迹,得知太原第一热电厂创建于1953年,属"一.五"期间国家156项重点工程之一。五十年来,经过六期扩建,逐步发展成为拥有装机容量127.5万千瓦的现代化大型热电联产企业。至20xx年底,为国家发电1020.53亿千瓦时,供热2.63亿百万千焦,负担着太原市1000万平方米,80万居民的集中采暖供热和部分工业热负荷,为省城清洁生产和全省的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20xx年全厂发电量突破80亿千瓦时大关,20xx年全厂实现安全生产600天。
之后师傅又给我们讲解太原一电厂现今正在运行的机组以及工作原理,这在后面的段落我会做具体报告。最后是强调安全,虽然是老生常谈,但是依然需要我们万分注意。师傅给我们提出要检查自己的鞋带是否系好,安全帽是否戴规范,以及行进中的种种要求。总结为“四不伤害”
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让别人伤害自己,保护别人不被伤害。”
讲解完之后就是由师傅及老师带领我们参观整个电厂的生产流程,我们由厂门进入依次参观原煤仓,运输皮带,磨煤机,送煤器,锅炉,汽轮机与发电机,水冷塔等机组。对这些之前只是在书本上有所学习,却从未谋面的机器见第一次面,现场切身感受到电厂的工作环境。真正的感觉到现实与书本的差别是多么巨大,上午的实习可以说主要是开阔视野,在琳琅满目的机器面前,我还是有些晕,不能完全跟上思路。在参观完整个电厂之后,我们就乘车回到学校,准备下午再参观太原第二热电厂。
三、大唐太原第二热电厂。
午休之后的我们带着略微的倦意登上参观太原第二电厂的旅程,到电厂之后依然是由一位电厂的工程师为大家讲解第二电厂的历史:太原第二电厂始建于1956年,地处山西省太原市西北方向尖草坪区,是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全资直属企业,注册资本金5340万元,先后经过几代人五十余年的艰苦奋斗,历经六期建设,截至20xx年底,在役总装机容量110万千瓦。一期、二期机组现已退役;三期三台5万千瓦机组于1967~1971年投产;四期两台20万千瓦机组于1994年投产;五期一台20万千瓦机组于20xx年6月投产;六期两台30万千瓦空冷供热脱硫机组,第一台于20xx年12月22日顺利投产,标志着我国首台30万千瓦直接空冷供热机组投产发电,第二台计划20xx年3月投产。全厂现有员工2900余人。
解太原第二电厂的历史之后,我们由师傅带领着参观二电厂的生产线,与上午的感觉不同的是,这次我们与这些机组不再是初次见面,同学们的眼光中更多的不再是惊讶,而是回忆与思考我们所学的知识,在脑海中过整个理论的流程与实际的区别与联系。参观磨灭机、锅炉、汽轮机等机组之后,我们主要又参观二电厂的水冷设备。这里冷却的方法有直接水冷,间接水冷以及直接空冷三种。三种方法效果不一,但耗费的成本也高低不同。这三种方式同时存在于二电也有其历史原因,这让我们更加解到一个电厂不是理论上建立起来就一成不变的,而是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再进步,他有稍显落后的机组在运行,也有极为先进的机组在工作,他是一个有机的,时间与空间上结合的整体。
整个参观过程中,不同于电厂嘈杂的环境,电厂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还是很舒适的,在控制室中用计算机远程控制检测着电厂各个环节的运行,而不是我们原先想象的那样要在炙热的锅炉旁盯着仪表。这让我们解到现代电厂的工作也是人性化的,也让我们对自己将来的工作有更多的期待。
四、电厂运行流程:
之所以要把这部分拿出来单独报告,是因为上午下午主要参观实习的内容就是参观电厂工作流程,而两个电厂的机组虽然有一定的差别但是大致相同。所以我认为总结的谈谈我们认识到的电厂运行流程。
参观类的实习报告 篇2一、前言
井场参观实习的实习地点是在重庆科技学院石油与天然去工程学院实践基地,该基地是目前国内高校中最先进的综合石油教学基地,此次参观实习的主要目的是了解石油钻采、开发的一系列基本流程为井队实习打好基础,以及了解采气装置的基本构造。
二、井场主要装置介绍
(一)、采气井口装置简介
采气井口装置主要由下面几部分组成 采气树、套管头、套管悬挂器 、油管头、油管悬挂器转换连接和转换法兰、悬挂器的固定螺丝、针形阀、压力表等零部件组成。
采气井主要装置说明以及作用:
1、 油管头:安装在最上部套管头的上部,由油管悬挂器及其本体组成,作用:悬挂油管柱,并密封油管与生产套管间的环形空间。
2、 套管头: 套管头是安装在表层套管柱上端,用来悬挂表层套管以外的各层套管和密封套管环形空间的井口装置部件。作用:通过悬挂器悬挂除表层套管之外的各层套管的部分或全部重量;连接防喷器等井口装置;在内外层套管柱之间形成压力密封;为释放可能积聚在两成套管柱之间的压力提供出口;在紧急情况下,可由套管头侧孔向井内泵入流体,如压井液或灭火剂等
3、 针形阀:安装在压力管道出口,具有形似针头的活动阀芯的阀门。作用:开启或切断管道通路用以及节流的作用。
4、 四通:用来连接四根公称通径相同,并成垂直相交的管子,四通为管件、管道连接件。
5、 转换法兰:它是一种可以从一个压力等级转换到另一个较高的压力等级的法兰式井口连接由一个转换法兰、一个转换短节和一个限制面积的密封钢圈组 作用:井口装置的转换连接。
6、 压力表: ……此处隐藏8748个字……输带上第一次看到加入高炉的各种原料。然后我们经过高炉的控制室,到达高炉,并参观了高炉的其它附属设备。
炼钢厂及铸造车间
炼钢基本流程为(混铁车)铁水--转炉--钢包--连铸车。
在重钢炼钢厂我们先绕过庞大的炼钢车间,从一个安全通道进入,以便只走一次就能把炼钢厂和连铸车间看完,在到达通道途中,可以看到连铸后的带着巨大热量的方坯,远方闪烁的火花,和空气中夹杂刺鼻的灰尘。给我们的感觉是炼钢的环境没有炼铁的好。
上了安全通道后,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重钢四个 80 吨转炉以及相关的设备,和匆忙的工作人员,想想以后这就是我们的工作,而我们要做多少年才能到达他们有的人的地位。 随后我们到了控制台,但由于人太多就没有进入里面,最后穿过一些黑暗的通道我们到达了连铸车间,在通道上离那些炙热的钢坯很远,依然能感觉到其巨大的热量,由于天很冷,感觉还真温暖。
高速线材厂参观炼钢连铸车间后我们就来到了重钢高速线材厂,本来重钢有十多个轧钢厂的但由于我们时间有限以及可能的保密工作我们没法参观其他的,但我想参观一个后我们大概亦能想到其他产品时怎么生产的。
进入高速线材车间前就有两个重钢的前辈来给我们讲安全,带我们参观的人也由以前的一个增加到现在的三个,我很感兴趣如果我们进入重钢造船板车间来带我们的人是不是更多。在车间我们看见从连铸车间送来的钢坯在该车间经过一些轧机后逐渐变窄变长,最后就成了线材。在这个车间最让我震撼的是轧钢时,轧钢的生产自动化。
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实习使我对重钢有了大体的认识,进一步了解了钢铁生产的主要设计及工艺流程、运输和车间布置、厂区路网。认识重钢,这将对我们今后的工作产生重大的影响。我归结为以下几点:
1.钢铁业是一个巨大的行业,不管从其车间生产设备,还是工作人员,还是其所关联的行业;
2. 钢铁企业里面分工明显,里面人才很多;
3. 最重要的是通过实地查看钢铁企业,看到里面的工作环境听到里面的一些事,然后对自己做个反省------自己是否决定从事钢铁行业;
参观类的实习报告 篇8一直在学习电机,绕线式、鼠笼式的,还真没见到过实物,今天不仅见到了实物,更是见到了它们的生产过程不禁让我有些激动。首先感谢学校为我们创造的这次机会,再次感谢两位老师在百忙之中的陪同。
车行了二十多分钟来到了我们此次的目的地--河北电机股份有限公司,门口的一位老工程师看似早已等待许久,列队,讲解一下公司情况和一些注意事项就开始了我们今天的河北电机之旅。河北电机始建于1953年,1995年的时候经过改造买断国家股权成为现在的河北电机股份有限公司,20xx年的时候厂址搬迁到现在的地,生产各种电动机,特种电机效益明显,产品大量出口。河北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是以全球供应链高端市场为经营目标,以生产超高效节能电机和专用特种电机产品出口和替代进口为主的电机专业制造企业。目前国内市场覆盖了全国所有省市和自治区,国外市场则出口美欧等世界24个国家和地区,为世界压缩机、水泵、制冷、减速机、电梯、印染等几大行业名列前三甲的跨国公司提供产品服务,专特电机产品稳步进入跨国公司全球采购系统,成为跨国公司在国内采购的首选品牌。20xx年“冠生”牌电机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20xx年共生产电机296万千瓦,完成销售收入4.3亿元,出口额1929万美元。多年来公司始终坚持品牌战略,通过树立良好的品牌信誉和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个性化新产品研发和开拓全球供应链高端市场的自主创新能力,精心塑造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我们主要参观了电动机的生产及组装车间,第一个来到的车间是铸工车间,老师傅说上午主要是拆模和建模,下午是铁水铸造,这样就避免了我们参观时产生意外的可能,走进车间虽然没有铁水在浇筑但模件的余温还是很可观的,旁边的沙子冒着热气,像是做了什么特别累的活。旁边的工人在建沙模,很仔细很认真,走出车间见到有很多做好了的机壳堆放在一起,走过去仔细看看,真想不到这么精细的活居然是铁水浇灌出来的。
我以为这就能用了吧,结果却不行,因为铁水浇灌毕竟属于粗活,那些刚出来的机壳只能算是半成品,紧接着我们就到了第二个车间--金工车间,这里主要是对做出来的机壳和后盖进行铣加工,让它们更符合尺寸要求,这里充分体现了现代科技的力量,将机壳放到车床上设定尺寸按下开关就可以了,不一会就使原本粗糙的截面光滑如镜,这样才能使各部件之间连接紧密嘛,看着大大小小的机壳和后盖我就自己琢磨开了,这得有多少种型号啊。
机壳再这么精细也只是起到保护作用,电动机的主要两大结构--定子和转子才是重要的结构。从金工车间出来转了
个弯就到了核心厂房--定子车间,我们在这里停留了二十多分钟,详细的参观了定子的制作生产。进门首先就是一排类似纺车似得机器,不过它纺的可并不是棉线而是铜导线,各种粗细的铜导线,这些东西绕制出来的就是电枢绕组,的确是菱形的结构,表示很亲切啊。我仔细数了一下赚了六圈然后在绕制下一个绕组,全部绕指完成后每一组线圈用纸绳捆扎。这就是电机铜丝绕组的制作。唯一让我感到意外的是定子的制作居然是个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前我一直纳闷这些铜丝是怎么放进去的,今天才知道居然是人工塞进去的。在一片空地上放着大大小小的定子,没有加绕组的定子,是一片片贴片压制在一起的,说道这里就想说说定子片,那是用薄薄的硅钢片冲压出来的,一个定子大概有上百片定子片,真不容易,定子上有铁槽,内大外小,也就是肚大口小。每个工人都有一个工作台,上面散放着一些工具,这可不是什么高科技工具,一把剪刀,两片薄塑料片,一根针,一个塑料棒,一把橡胶锤,仅此而已。工人师傅先放绕组,用塑料棒压入,放完全部绕组后用橡胶锤定型,再用超大号的缝衣针穿针引线紧固绕组。这些做完后基本也就完成了,再有人用氧炔焰将引出线与绕组结合就完成了。不过说的挺简单,实际做起来蛮困难的,我问了一下,身为熟练工的老师傅每天做完十个就很了不起了,就足以让工人们敬仰了,一般的工人的完成量在每天四五个。
转子车间相对冷清些机器的大量应用弥补了人工的应用。我们见到的大多是鼠笼式电机的转子,内嵌铜导条的那种,转子铁芯也是用薄的硅钢片叠成,小型的电动机转子采取的是铸铝转子,纯机械化作业,只是刚出来时温度刚好可以烤肉吃。
电机车间负责组装电机,厂区内的各部件运送到这里来进行组装装箱,我们貌似经过了库房的一角,那里堆放着各种型号各种大小的电动机,这些可都是要漂洋过海的,想想我们的企业赢得了国外市场不小的份额,真心高兴。
短暂的参观很快就结束了,此次参观不可谓收获不小,不仅让我加深了对电动机结构的理解,而且亲眼目睹了电动机的生产过程,了解它才能更好的应用它。自从进入电器时代以来,电动机作为主要的电能与机械能转换的工具已经发展了数十年,已经能初步满足人们对它的需求,而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完美的追求也加快了步伐,各种特种电机的出现满足的人们特殊的需求。我相信,电动机作为电力拖动系统中的最主要部件一定能获得更大的发展。并且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文档为doc格式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