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参观类实习报告范文合集七篇
在现实生活中,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报告根据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类型。那么一般报告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参观类实习报告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参观类实习报告 篇1第一次运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结合实际,在这次实习中给我提供了一个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机会,同时也认识社会锻炼自身能力,以及更好的适应社会需要的机会。这段时间的实践,收获应该是很多的,都得到较大的提高。
本次实习以参观实习为主,实习是学习工科专业的一项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旨在开拓我们的视野,增强专业意识,巩固和理解专业课程。实习方式主要是请企业技术管理和企业管理人员以讲座形式介绍有关 内容; 同学们下生产车间参观,向企业的现场管理,技术生产工作人员学习请教相关知识。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实习安排:
4月10日: 数控机床改造授课与安全教育
4月11日: PLC实例授课与缸盖工段实习
4月12日: 进口磨床改造授课与EQ491生产线实习
4月13日: 全天在西城作业部实习
4月14、15 日: 活动,休息
4月16日: 工厂供电授课与装配作业部实习
4月17日: 参观东风总装厂与东风铸造厂
4月18日:康明斯工段实习 写实习小结
4月19 日 : 返汉
讲课部分
一、数控改造
1、数控的发展阶段及趋势
a、发展阶段
(1)数控阶段(1952-1970) 硬件数控,即只用数字逻辑电路搭接起来的。
(2)CNC阶段(1970至今) 小型计算机应用到机床如CPU用于机床的曲线计算。1974年群控、1990年PC阶段
b、发展趋势
(1)开放式 基于PC机第六代方向发展。通过总线进行远程通讯、诊断。
(2)高速度和高精度化发展
(3)智能化 引用专家系统、故障排除系统、数字驱动、自动识别等。
2、数控机床改造的必要性
(1)可以加工出来很复杂的零件。
(2)实现柔性化、自动化为主。可节省很多时间,效率提高3-7倍。
(3)生产出精度很高的零件,质量又好,误差级达到u级以下。
(4)可实现工序集中、物流畅通。
(5)可实现自动监控、自动报警、自动补偿的功能。
3、数控改造的市场
机床的稳定性
4、数控改造的内容
(1)恢复功能 机床本身出现故障部分,将其功能恢复。
(2)NC化 在普通机床上加数字显示等。
(3)翻新 机械部分可将其精度提高。
(4)技术创新
5、数控改造的优点
(1)减少投资,交货期短。
(2)熟悉了解设备,便于操作和维修。 对于新购买的机床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学习新技术。
(3)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 新机床要重新分配地方,连接水、电等所需条件。
(4)可以利用最新的技术。
(5)可以提高技术人员的能力。 技术人员在设计、论证、调试、应用等数控改造过程中需要技术人员的技术,有助于提高能力。
6、数控系统的选择
(1)步进电机的开环控制系统
指令
数控系统 —————— 步进电机
通电顺序
(2)交/直流伺服电机、编码器反馈的半闭环的数控系统
只能检测伺服电机的步进而不能控制机床
(3)异步/直流电机拖动、光栅反馈、全反馈。
反映的是实际位置。
7、数控改造的主要步骤
a、改造方案的确定 需要确定机床改造的可行性。
(1)机床修理和电器改造相结合。
(2)先易后难、先局部后全局。
(3)根据使用条件,选择系统。 选择应用成熟且系统稳定,抗干扰能力强,电压源稳定,备件充足,维修方便。
(4)落实参与改造人员的责任。
(5)改造范围与周期的确定。
b、改造的技术准备
(1) 机械部分的准备。
(2) 新系统电气资料的消化吸收。
(3)新旧系统接口转换的设计。
(4)操作、编程人员的培训。
(5)调试步骤与验收标准的确定。
c、改造的实施
(1)原机床的保养。
(2)保留电气部分、化调查。
(3)原系统的拆除。
(4)合理安排新系统的位置及布线。 弱电和强电分开,避免干扰或屏蔽。
(5)调试 确定安全性灵敏度。
d、调试步骤
(1)通电前的检查 如检查短路、断路、对地绝缘等,备用图纸。
(2)上电前的电源电压检查。
(3)回路电压的检查。
(4)I/O的检查。确定控制对象、PLC的输入和输出、电磁阀、传感器、按钮,一般进行冷调。
(5)下载程序。
(6)参数的设置。
(7)轴启动。
(8)手动调试确认。
(9)设定加工参数。
(10)单步动作和空运行进行调试。
(11)自动动作调试。
(12)连续运行。
(13)报警处理。
e、验收
(1)机械验收。
(2)电气控制功能、精度验收。
(3)试切件验收。
(4)图纸、资料。
8、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发动机总厂的法拉克系统的硬件连接图如下:
二、装配线控制系统简介
1、概述
a、数据采集系统
(1)该系统是为现代化工厂工业发展的需求,为适应整个工厂的局域网并在整个网络系统中配置上位监控PC、两台DCS服务器、缸体上线终端PC、LED显示屏等。
(2)信息系统示意图
b、控制系统简述
c、区域PLC(S7-317-2DP)概述
囊括所有的现场信号和功能。包括:
(1)所有流水线 自动工位和半自动工位、零部件防错系统的传感器。
(2)工艺控制设备 如拧紧枪、泄露测试设备、测量设备。
(3)无线数据读写系统。
(4)条形码扫描和条形码打印机
(5)人机界面OP面板。
(6)发动机释放和放弃按钮盒。
(7)从外部设备来的连锁信号。
< ……此处隐藏11273个字……指主要利用高能X射线、电子线及Y射线等进行局部治疗而达到摧毁肿瘤病灶的目的。目前,恶性肿瘤仍然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一种疾病,可采取的治疗方法通常有三种,分别为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通过放射治疗可减缓控制的肿瘤占发病总数的85%,这样的高有效性使得放疗成为一种重要的恶性肿瘤治疗手段。随着科技的发展,以“适形调强”为主流的现代放疗,成为当前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其特点为对于治疗部位的定位精确度高,副作用小,安全性高。放疗又可以分为内照式、外照式、三维适形放疗等方式。据中山医院放疗中心的黄主任介绍,目前全国范围内可以提供放疗的医院共有1200多家,而达到饱和则需要3000多家医院。这说明放疗在我国还需要进一步发展普及,具有广阔前景。中山医院的放疗中心由以下几部分构成:TPS计划站、后装机室、加速器控制室、治疗室。病人首先要进行放疗定位,即确定放疗的针对范围,然后通过TPS计划站进行计划,该过程是利用计算机进行治疗方案的优化组合,得到最适合的治疗方案。根据肿瘤部位的不同,相应采取内放或外放,内放即照射源发出射线,照射腔内管内肿瘤;外放是利用直线加速器产生X射线,进行治疗。
放疗中心拥有的主要放疗设备如下:
1)山东新华医疗器械厂SL—1型放射治疗模拟定位机
通过X射线透视观察,定位肿瘤的大小和位置,是肿瘤患者在放疗前检查、制定、确认治疗计划的必备设备。
特点:
1、图像清晰:不论在低亮度,还是在高亮度条件下都能获得高质量图像。
2、各种模拟参数,显示精度高,重复性好。
3、可自动设置机架角度,源皮距SAD。
4、影像增强器的扫描范围大,并可与光阑同步移动。
5、具有末帧图像锁存功能。
操作方式:
全部模拟检查均可通过电视监测隔室操作,控制台具有控制、显示数据等功能。必要时可用手控器近台操作。
2)山东新华医疗器械厂XHDRl8高剂量率遥控后装治疗机
后装技术最初只是应用于妇科肿瘤的治疗,后来发展到广泛应用于治疗鼻咽癌、食道癌等等腔内肿瘤,即作为内照式与外照式之间的填充。目前后装技术使放疗对于腔内肿瘤的治疗效果可达到手术水平,甚至优于手术治疗,因此成为治疗腔内肿瘤的首选方法。
参观类实习报告 篇7一、实习目的
生产实习是本专业学生的一门主要实践性课程。是学生将理论知识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是增强学生的群众性观点、劳动观点、工程观点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的过程。
通过生产实习,使学生学习和了解发电厂、变电站、调度中心等电力系统知识,培养学生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以及生产现场中将科学的理论知识加以验证、深化、巩固和充实。并培养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继专业课的学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生产实习,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感性认识,把所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学到从书本学不到的专业知识,并获得本专业国内、外科技发展现状的最新信息,激发学生向实践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为今后的学习和将从事的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生产实习是与课堂教学完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计划中,生产实习是课堂教学的补充,生产实习区别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授,学生领会,而生产实习则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向生产向实际学习。通过现场的讲授、参观、座谈、讨论、分析、作业、考核等多种形式,一方面来巩固在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可获得在书本上不易了解和不易学到的生产现场的实际知识,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提高和锻炼。
二、实习要求
1)需提前准备实习资料收集、整理。
2)完成实习报告一份,字数不少于20xx字。
三、实习内容
3.1实习形式和内容
①在发电厂工作人员、工程师的亲自带领下,我们参观了发电厂的各个部门和设备仪器;了解发电厂人员如何做好日常的管理工作、电厂的发电流程、了解到了设备仪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如何对设备异常、事故进行判断和处理等
②通过分组跟班、工程师现场介绍,了解一线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了解发电厂的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了解了发电厂的各类监控系统;了解调度员的工作环境、使用的专业软件以及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
③在工程师现场介绍调度中心的设备、工作情况的时候,学生要要求作好笔记。
④将搜集学习到的相关知识与参观发电厂的实践相结合,对理论知识进行深化理解,总结收获。
⑤运用所学知识,对生产实际中存在的问题作出一定的分析,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实习前准备
(1)火力发电厂主要概念
火力发电厂的生产过程实质上是四个能量形态的转换过程,首先化石燃料的化学能经过燃烧转变为热能,这个过程在蒸汽锅炉或燃汽机的燃烧室内完成;再是热能转变为机械能,这个过程在蒸汽机或燃汽轮机完成;最后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变成电能。
(2)了解发电厂的三大系统汽水系统
火力发电厂的汽水系统是由锅炉、汽轮机、凝汽器、高低压加热器、凝结水泵和给水泵等组成,他包括汽水循环、化学水处理和冷却系统等。水在锅炉中被加热成蒸汽,经过热器进一步加热后变成过热的蒸汽,再通过主蒸汽管道进入汽轮机。由于蒸汽不断膨胀,高速流动的蒸汽推动汽轮机的叶片转动从而带动发电机。为了进一步提高其热效率,一般都从汽轮机的某些中间级后抽出作过功的部分蒸汽,用以加热给水。在现代大型汽轮机组中都采用这种给水回热循环。
此外,在超高压机组中还采用再热循环,既把作过一段功的蒸汽从汽轮机的高压缸的出口将作过功的蒸汽全部抽出,送到锅炉的再热汽中加热后再引入气轮机的中压缸继续膨胀作功,从中压缸送出的蒸汽,再送入低压缸继续作功。在蒸汽不断作功的过程中,蒸汽压力和温度不断降低,最后排入凝汽器并被冷却水冷却,凝结成水。凝结水集中在凝汽器下部由凝结水泵打至低压加热再经过除氧气除氧,给水泵将预加热除氧后的水送至高压加热器,经过加热后的热水打入锅炉,再过热器中把水已经加热到过热的蒸汽,送至汽轮机作功,这样周而复始不断的作功。在汽水系统中的蒸汽和凝结水,由于疏通管道很多并且还要经过许多的阀门设备,这样就难免产生跑、冒、滴、漏等现象,这些现象都会或多或少地造成水的损失,因此我们必须不断的向系统中补充经过化学处理过的软化水,这些补给水一般都补入除氧器中。
燃烧系统
燃烧系统是由输煤、磨煤、粗细分离、排粉、给粉、锅炉、除尘、脱流等组成。是由皮带输送机从煤场,通过电磁铁、碎煤机然后送到煤仓间的煤斗内,再经过给煤机进入磨煤机进行磨粉,磨好的煤粉通过空气预热器来的热风,将煤粉打至粗细分离器,粗细分离器将合格的煤粉(不合格的煤粉送回磨煤机),经过排粉机送至粉仓,给粉机将煤粉打入喷燃器送到锅炉进行燃烧。而烟气经过电除尘脱出粉尘再将烟气送至脱硫装置,通过石浆喷淋脱出硫的气体经过吸风机送到烟筒排人天空。
文档为doc格式
最新推荐